好久不见,都好吗?本期来讲一段旅程的终点。
自打2018年末购入索尼a7iii,我一直在找一只标头视角的轻便镜头,仗着无反的优势,不限年代不限卡口不限新旧地找了两年多,28篇原创里40/50mm焦段内容占近三分之一,念兹在兹,近乎执念。事到如今这样的寻找可以暂告一段落了。结束颠倒梦想的,是去年年底买到的这只徕卡Summicron-M 50mm f/2 v5 11826。
版本及基本数据
一长串名字里焦段光圈不必细说,summicron表示光圈为F2的镜头,-M表示M旁轴口,11826为货号。作为参照,过去写过一篇同规格的徕卡R口镜头,如今早就跟着机身一起被别人带走。这次M口同规格的镜头,远不如上次光鲜体面,磕磕碰碰,好在镜片无虞。
回到镜头名称,v5作为常用的版本标记,是这支镜头或者说这一规格镜头最混乱的地方。这里把现行非apo的summicron-M 50/2称为v5(下文略作50cron),区别特征为伸缩遮光罩和光溜溜没有对焦把手的镜身。感兴趣各版本可以去这里还有这里具体了解。50cron光学结构为经典六片四组对称结构,光圈叶片为八片,F2.8就能在光斑上稍微看出轮廓。光圈范围为F2-F16,半档一跳。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0.7m,转接到无反可以通过配合转接环在更近距离合焦,比使用旁轴机身实用不少。镜头对焦行程稍大于90度。高锐度加上短行程,对焦会有果断利落的感觉,尤其对比长行程的胶片单反镜头,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当然果断归果断,我未必能对上。
顺着手感往下讲。黑色的这支50cron重量为240g,在你打不开的那个搜索网站搜“240g重量相当于”会出现奇怪的结果。总之,大约是一个苹果的重量,缩减到50cron的体积在手里也有沉甸甸的错觉。转接在a7iii上不影响手感,不像大铜坨坨35cron,就是一如既往的尖嘴猴腮,有点滑稽。在M10上重心稳稳停留在机身,非常舒服。
画质
来讲画质。过去写蔡司-康泰时50/1.4的时候,收到如下一语中的的留言:
的确,结构简单的镜头,年代久远的设计用当今的眼光来看,多是所谓个性和风格,而非光学表现乃至实用意义上的优势。之所以乐此不疲,在双高斯50mm镜头的世界里对比各家镜头的差异,一方面得以管窥各家的取舍,另一方面借此了解自己喜欢的成像风格,大约也算是一种温和的祛魅。
这磕儿有点硬,来偏要勉强地聊聊看。
跟随徕卡的刻板印象,通常有德味和玄学,追问几句,大概可以得到油润,刀锐奶化,立体感这样的描述,再问就是买不起。那么尝试来拆开讲,油润或者说扎实饱满的画面,大致反映镜头影调复现和色彩及对比度还原,刀锐奶化和立体感反映镜头焦点内外对比度的变化过程和结果。
先上结论,50cron这支镜头影调和色彩还原优秀,焦内锐利焦外不讨喜,整体画面有立体感。
高光和阴影
下面试试看拆开来讲。对镜头形成挑战的影调主要是高光和阴影,高光考验炫光和杂光控制,暗部考验画面纯净及色彩饱和。首先是高光场景,50cron在严苛场景会形成不自然的炫光,伸缩遮光罩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但大多数高光场景里暗调部分的高频细节和对比度几乎不受影响。
以下来看几张废片:
▲这张是少数能够骗出炫光的照片之一,带uv未使用遮光罩。可以看到炫光形状非常不自然,扫过的地方云层的细节也有丢失,炫光以外的画面不受影响。
▼再来几张相互伤害
以上为三支不同镜头在高光场景的表现,当然由于场景不同,并不是严谨的对比。第一张海滩场景为50cron拍摄,直方图高光部分已经溢出,画面中滩涂的纹理和色彩细节几乎不受影响。中间的浪花为福伦达40/1.2拍摄,由于大光圈的限制画面细节不足,对比度和色彩尚可。最后一张由Pentax-M 50/1.4拍摄,直方图里高光并未溢出,画面对比度较前两者低,蒙了一层雾。
▼再来看阴影
这里稍微控制了场景和色温,对比没有那么直观。图三仗着暗角的关系稍显厚重。尝试拉动鲜艳度,得到如下结果。
可以看到图一颜色油油晕开,木头灰色的纹理也染上蓝紫色;图二则收敛不少,饱和度不足使得调整之后也稍稍发干。图三则介于两者之间,晕开的颜色稍暖。上图对应的三支镜头依次为索蔡55za,Pentax-M 50/1.7,以及50cron。关于结果我也一知半解,来尝试讲讲看,请方家斧正。wavechaser在这里提到,增加鲜艳度到一定程度画面会变油,这一跳变的点越远,镜头的色彩混叠程度越低,是优秀色彩还原的特征之一。在尝试拉动的时候,za和50cron变油的节点均为+50左右,上图+60的时候za的画面蓝色已经晕染开,50cron则可以撑到70左右。而色彩相对干燥的宾得头,可能是因为整体饱和度低,对鲜艳度调整的响应不明显。
因为没有能力再做量化测量,回来聊些能聊的。所谓油润,与其说是优缺点不如说是一种风格,而风格与内容紧密相关甚至依附于后者。虽然最后风格具体形成的情况复杂得多,但想象一下川内伦子的高光和森山大道的阴影互换,恐怕各自要表达的东西都会变得荒腔走板吧。
与风格稍微不同的,相对更稳定的,是人的视觉经验,而刀锐奶化的玄学多少契合了这一经验。接着来讲讲看。
焦内和焦外
如果扮演过一段时间的键盘摄影师,应该听说过球差、焦外和锐度的关系,诸如主动保留球差让焦外更柔和,同时近摄画质降低,或是球差过度矫正保证锐度,但也造成焦外“二线性”。就光斑本身来说,色彩柔和均一或是边缘清晰鱼鳞闪闪乃至整个扭曲旋转,都可以是风格的一种,也可以从中看出早期镜头设计的限制和现代镜头厂商的取舍。而要实现立体感,除去拍摄场景拍摄对象等镜头之外的因素,就球差这一项来看,有一些我全都要的感觉。同样先上关于50cron的结论,50cron的取舍偏向锐度,同时留有了一定程度的球差,因而图像扎实且具有立体感。
照片立体感的形成大致需要两点,合焦部分和焦外部分对比度和细节的明显区分,以及焦外部分物体轮廓的保留。这两点都跟人的视觉经验有关,即人眼对边缘敏感,以及对焦外保留物体轮廓的画面更有好感。保证焦内锐度和边缘需要尽可能修正球差,这样合焦平面即使与前后景距离很近也能在画面中分离出来;而保留焦外物体的轮廓则需要一定程度上保留球差,那么抛开锐度不谈,实际来看看50cron焦外画面轮廓的状况。
▲上图为画面中心的白色三角由合焦移入焦外的120%放大图,第一张为50cron,可以看到三角在移动过程中大致保留了黑白边界的轮廓,第三幅中心隐约有重叠的白色三角但无可见边缘。对比下方索蔡55za,第三幅中心出现了两个边缘可见的重叠三角形,并将这一趋势保持到最后。最下方的福伦达40/1.2始终未出现明显白色三角重叠。以上方法参考了蔡司的这篇文章,当然从场景的搭建也可以看出并不十分严谨。至于结果,客观的差距在实拍中可能不那么直观。主观一点,我可能会说结果印证了一直以来ZA焦外尤其远端焦外不讨喜的印象,50cron焦外半斤八两但过渡好于索蔡。实际拍摄中两者锐度都很高,50cron焦外虚化的趋势我看起来更舒服一些。
至于福伦达,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总结
太长不看的话,50cron画质上是平衡之选,色彩影调锐度各要素足斤足两的同时附上体积和手感,要您老八千一万,也还是挺贵的。
如果一路看到这里,可能会多少明白选择它作为终点的理由。50mm的世界光怪陆离,有平衡有偏科,有的糊弄有的认真,有的缺点当卖点,有的优秀却无聊。有了一开始寻找轻便优秀50mm头的动机,认真尝试了各种可能性,最后选择中正平和不无聊也没有惊喜的50cron,仿佛乐曲回到根音,在现实和譬喻两个层面,都算一种妥帖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