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支手动镜是Canon 50mm F1.8 LTM,佳能发布于1953年的徕卡螺口(leica thread mount, ltm)旁轴镜头。时隔多年用回50mm就像回到老家楼下馄饨摊,没有惊喜,没有遗憾。太近的当局者迷,拍不清全貌,太远的鞭长莫及,值得走的就走过去,不想走的,也就算了。那些距离刚好的,一一拍下,对上对不上,记住的忘记的,不重要了。
只是拥有这支镜头之前,我以为我只是不会拍照,现在我知道其实我不明白怎么生活。
时间回到1951年,当时没有iPhone没有涡轮增压引擎,西贝柳斯风烛残年早已停止创作。不久前从观音改名的佳能在这一年发布了焦平面快门旁轴相机Canon III, IIIA 和 IV,延续战后佳能SI的造型,后者则可以追溯到战前模仿Leica II的第一部佳能–Kwanon。而搭配Canon IIIA的标准镜头便是这次主角的前身,Serenar 50mm F1.8 I。佳能LTM口50mmF1.8共有三代,外观上看第一代Serenar通体银白,分别发布于1956年和1958年的第二第三代则黑白相间。三代光学结构一致,均为六片四组类planar的双高斯结构。我手里的这支是第二代,辨识第二第三代可以看最小光圈,二代为f22三代为f16。
收到的这一支Canon 50/1.8 ltm对焦环和光圈环转动都很生硬,对焦环阻尼感在所有距离都很紧,用凸起的无限远锁转动才算比较舒服,光圈环则在f2.8-6之间松紧不一,不小心就掰不动或是掰过头了。对比前面的两支手动头,Canon 50/1.8 ltm不及M-Rokkor 40mm F/2精致顺手,也不及cv 40mm F/1.2的个性张扬,一开始用的时候还不知道无限远合焦需要推到锁止的地方。可是就是挂着它走了很多拍了很多。
Canon 50/1.8 ltm的发色非常特别,颜色上微微偏粉,加上抗眩光薄弱,画面稍显平淡。这样的氛围对我来说迷人得不行,正好碰上秋冬换季,美国东北两座城市在镜头下的气质完全就是我一直以来感觉到的样子。低光比,沉闷褪色,欲言又止。你明白么,那种契合就好像音乐一起瞬间笼罩而来的回忆,若干年前那一分钟的远虑近忧,跟现下完全一致。
说一下散景,planar的散景自有自己的风格,光斑边缘不完全化开,却也不至于打扰前景,现在想来哈苏80mm F2.8和Contax 85 f1.4似乎都有这样的气氛。Canon 50/1.8 ltm本身边缘画质衰竭导致散景微微旋转,如果在最近距离合焦还是会有些眼晕。另外很特别的是镜头虚焦部分的高光会微微起雾,似乎很多五六十年代的镜头都有这样的倾向。
说回历史,从serenar的数支ltm镜头开始,佳能很快从不会自己造镜头成长为在ltm后期超越Leica的光学大佬。至于战后由日本各家带来的单反革命更是彻底改变了专业相机的市场格局。欲望亘古不变,放在时间的尺度里又显得渺小可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毕竟从没吃过油炸食品麻辣香锅,不晓得当时握着Canon 50/1.8 ltm的人会不会也巴巴望着Summarit50/1.5,今天的noctilux明天又会是什么。
所以,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努不努力,又有什么分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