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我买了一支Otus55,成色美好,价格美好,尼康F口。当时我还没有D850,接在胶片机F80上控制不了光圈,不知道是镜头还是机身问题。虽然买Otus55本意用来转接,想了想还是退货。拍了商品照,跟55za室内对比一番,以为不过如此,以为过了Otus瘾,以为已经放下。到22年底,另一支佳能口Otus55出现,成色糟糕,价格美好。下单之后毫无悔意全是期待,才知道这次可能买对了。
Otus55发布于2013年,蔡司此前经过十年沉寂,立志造出市场上最好的单反镜头,大胆堆料,牙膏挤爆。又十年过去,2023年公价$3999的最好镜头二手半价有找。2013年的iPhone是5c和5s,our best iPhone yet,如今不过电子垃圾。同样基于几块金属一堆石英砂,Otus55面对一轮轮技术革新,如同戈壁石佛,五官难辨,宝相庄严。
讲Otus55的文章虽然不多,有波波珠玉在前,严谨测试加情怀升华,没有我多嘴的必要。所以不如来讲玄学。广告里Otus系列一直拿“medium format look”作为卖点,中画幅观感。所谓中画幅观感,对我来说可能是在标头或是更广的视角下,在相对较远的合焦位置实现主体和前后景分离。
比如上面这张6x7,105mm镜头在6x7片幅上对角线视角是46度,与35mm片幅上的50mm镜头一致。照片里合焦距离大概10m左右,可以看到主体和背景仍然有很好的锐度区分。当然,镜头保留了背景轮廓和纹理,当时的侧光强调了主体边缘和对比度,这些也让整个画面更有立体感。而这种观感之所以特别可能仅仅是因为陌生,毕竟日常看到的照片更多使用全幅或是更小的片幅拍摄,而较小片幅在远距离合焦,理论上也能区分前后景,但因为片幅的关系区分并不像更大的画幅那么显著。而这同样也是为什么一般来说画幅越大,超焦距的距离越远。
那么如果能在较小片幅上增加主体和前后景的区分,不就能实现中画幅的观感了吗?我猜Otus所谓的中画幅观感就是依靠暴力的锐度和对比度实现这样的区分,或者如Lloyd Chambers所说,Otus有更多的”real depth of field”——语焉不详的评论最为恼人,我的理解是Otus有更多的有效景深,在较远的合焦距离也能有效突出主体。至少实际拍起来我的感觉是这样。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不论直插5D1代还是转接a7r4,拧动对焦环焦点的变化在取景框里都非常显著,这是过去没有试过的。
另一个没有尝试过的拍法,是用景深来构图。比起用虚化让无关信息彻底不见,我发现可以试试看在多少保留前后景信息的同时用锐度做视觉引导。实际拍起来还挺不容易的,广角难拍在于元素的取舍,但除非怼得很近,画面元素的取舍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二维画面里的谁进谁出,跟双眼的视觉经验差别不大;但景深上的取舍至少对我来说比较陌生,谁清楚谁模糊在拍下之前没有办法非常直观地预判。尤其是因为Otus55对锐度的敏感,实际拍起来有多少新鲜感就有多少挫败感。
不过,这又有什么用呢?对我来说,有什么照片是一定要用Otus来拍的吗,恐怕没有。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里说照片是对被摄体的物化和简化;西恩·潘在《白日梦想家》里说有时我只是不拍照呆着。我应该再也没有办法知道退货的那只好成色Otus55能不能在D850上用,就好像用再好再贵的镜头拍过的每个瞬间,也都没有办法身处其中重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