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卖掉又买回来的第一支镜头,居然是这么个便宜货 - 宾得SMC Pentax-M 50mm F1.4。
首先是名字考古。SMC为Super Multi-Coating的缩写,1971年由宾得公司注册并使用在M42口镜头上。当时镜头镀膜多为两层,宾得将层数增加到最多7层以对抗鬼影和炫光。作为卖点,super multi-coaed原原本本地写在当时太苦玛镜头的铭文上,后缩写为SMC,技术不断改进,名字沿用至今。
Pentax-M镜头对应宾得M系列K卡口手动胶片相机。对比其前任1975年发布的K系列相机,一年之后的M系列机身和镜头设计都更为紧凑,熟悉的宾得MX,ME和ME super等都是这一系列的成员。
而本期想讲的这一支M50/1.4,便是发布于1977年的同时期产品。
来说镜头本身。M50/1.4为七片六组结构,光圈叶片8片,收缩光圈之后会形成八边形光斑。镜头光圈范围为f1.4-f22,在f2-f16间每半档步进。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0.45m,到无限远的对焦行程稍稍超过180°。对焦手感优秀,光圈环拧动咔咔作响。除去对焦环上的塑料突起,镜身为全金属结构,重量235克。虽然是宾得,当然也没有防尘防溅防雨防弹。(嗯。)
作为好用不贵的双高斯标头,M50/1.4的画质有长有短。光圈全开中心锐度可用,边缘一塌糊涂。最大光圈时合焦范围外高光部分会蒙上光晕,满满时代感。收缩光圈之后锐度提升明显,光晕消失。好奇试了一下,缩到f5.6,中心和极限边缘锐度几乎一致,有点意外。
漂亮的散景以及从合焦到焦外的自然过渡是M50/1.4的强项,大光圈时如果能够取长补短把被摄主体放在锐度较高的画面中央,能拍出非常有味道的画面。镜头的缺点也很明显,大多跟应用场景相关,比如已经提及的光斑以及大光圈时边缘画质,以及在数码机身上有时几乎太过饱和的发色,严苛光照条件下的紫边等。当然,还有怎么都用不好的手动。
购入第一部胶片单反Pentax ME时同期购入的M50/1.4,在上一次整理器材的时候被无情地卖掉了。毕竟配合a7iii手动艰难,而且还有原生E卡口更大光圈的福伦达40/1.2。最近整理底片的时候才发现,一直嚷嚷着没有完美镜头的自己,原来舒舒服服地用过M50/1.4拍了不少照片。于是悻悻买回,重温不咸不淡的旧梦。
如今想来对于50/1.4这一组合的执念恐怕由来已久。实用角度来说,50mm视角,f1.4的进光量和最小景深,在全画幅上的体积控制,各个要素均衡可靠。至于回忆和玄学,至今还记得bbs年代lomochina上一组用蔡司50/1.4 ZE 配合某一代佳能5d拍摄的日本游记。至于后来陆续购入的60D+适马30/1.4,6D+EF50/1.4,甚至Pentax ME+M50/1.4,甚至Nikon FE+auto50/1.4,恐怕都是回忆作祟。50/1.4的市场太过饱和,以致于任何镜头的任何一点点瑕疵都让人皱眉,买进卖出,遇见错过。
与其这样倒不如放弃追求完美的幼稚执念,一别两宽,拍一张算一张。